名老中医
首页 > 专题栏目 > 名老中医 > 医案分析 > 正文
周炳文医案---达原饮治疗“耐药性肠伤寒”持续发热症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1-04-07 14:29点击数:

“耐药性肠伤寒”内伤发热之胃肠湿热积滞证,治以开达膜原,利湿清热。

谢某,男,5岁,19751119就诊。

发热20余天。

初诊:患儿20余天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,为持续热(发热高时,体温40.5摄氏度),午后为甚,汗出热不退,伴畏寒和轻度腹胀痛,精神萎靡,无呕吐、粘液脓血便、斑疹和关节疼痛等,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(具体用药不详),病情逐渐加重。3天前入我院儿科诊治,经检查肥达氏反应阳性,确诊为“肠伤寒”,给西药治疗,仍发热不退,乃邀中医会诊。患病以来,痛苦面容,精神疲软,睡眠差,食欲不振,小便黄,大便每日1次,稀溏,脐周疼痛。刻下症:畏寒发热,神萎,腹胀痛,纳差,溲黄,便稀,舌红苔白腻,脉濡滑数。体查:T39.5,P108/分,精神萎靡,声音细弱,面色少华,口唇干,理化检查:血肥达氏反应阳性;血沉114mm/h。中医辨证分析:温邪郁遏膜原日久,加之饮食失调,脾胃受损,运化失职,而致湿邪内生,郁而发热,寒热不休,且午后为甚。湿滞中焦,脾胃升清降浊气机受阻,故见精神萎靡、面色少华、腹胀痛、纳差、溲黄、便稀等,舌红苔白腻、脉濡滑数亦为湿郁化热之象。诊断:内伤发热。证候:胃肠湿热积滞。治疗:开达膜原,利湿清热。方药:达原饮加减(白芍3g 黄芩3g 知母2g 槟榔2g 川厚朴1.5g 草果仁3g 青皮1.5g 山楂3g 连翘3g 杏仁3g等)二剂。

二诊(19751121),汗出热退,无畏寒,腹胀痛消失,便软,舌淡红、苔薄白腻,脉濡滑。认为患儿邪伏膜原,湿郁发热,经初诊服药二剂,即见汗出热退,考虑舌淡红、苔薄白腻、脉濡滑仍为湿郁之象,故治疗守服原方三剂,以期巩固疗效。

按:达原饮,源出《瘟疫论》,由槟榔、厚朴、知母、芍药、黄芩、草果仁、甘草组成,原著主治瘟疫温疟时症,具有开达膜原、辟秽化浊之功,然导师用之临床杂病发热亦每收良效。导师认为,凡邪伏膜原寒热不休,脉弦滑数者皆适应,用于如胸腔积液、心包积液、气胸之发热,胃肠湿郁积滞、胆肠蛔虫感染发热持续不退等,均有相当效果。本案例为“耐药性肠伤寒”,温邪郁遏膜原日久,加之饮食失调,脾胃受损,致胃肠湿郁积滞之内伤发热证,用达原饮方加清热消食之连翘、山楂、杏仁等,起立竿见影之效。

医案信息

【医案标题】:周炳文达原饮治疗“耐药性肠伤寒”持续发热症

【原始资料】:回顾性医案

【医案编号】:047H032

【医院病历号】:1975111901

【关键词】:

中医诊断:(病名)内伤发热   (证候)胃肠湿热积滞

西医诊断:肠伤寒(耐药性)

治法:开达膜原,利湿清热。

方药:达原饮加减

【辨证要点】:

患儿温邪郁遏膜原日久,加之饮食失调,脾胃受损,运化失职,而致湿邪内生,郁而发热,寒热不休,且午后为甚。湿滞中焦,脾胃升清降浊气机受阻,故见精神萎靡、面色少华、腹胀痛、纳差、溲黄、便稀等,舌红苔白腻、脉濡滑数亦为湿郁化热之象。

【疗效】:二诊患儿即汗出热退,无畏寒,腹胀痛消失等,痊愈。

课题负责人签名:古容芳

整理者:周洪彬

时间:2010620

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09-2017®版权所有   赣ICP备14006013号-1   卫生厅审核编号:赣卫网审〔2014〕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