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老中医
首页 > 专题栏目 > 名老中医 > 医案分析 > 正文
清热化湿养阴滋肾治疗慢性肾衰竭水肿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4-10-09 15:39点击数:

清热化湿养阴滋肾治疗慢性肾衰竭水肿

    慢性肾功能不全,水肿,营阴虚之表水证,治以银翘石斛汤合猪苓汤加味,清热化湿,养阴滋肾。

赵某,女,26岁。医案编号:047H021。

初诊:1980年3月5日。

反复全身浮肿3年,加重1周。

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浮肿,以下肢明显,受凉、劳累后加重,伴尿量减少和腰部酸痛、精神疲软,偶有头晕,无皮肤黄染、胸闷、心悸、气促等,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:“慢性肾炎”,长期服用“利尿剂”,症状无明显好转,浮肿反复出现。近1周来,因受凉后,全身浮肿加重,伴呕吐、头晕,尿量明显减少,精神疲软,进食少,睡眠差,大便干结。中医诊差:周身肿大,呕吐不食,夜寐不宁,神疲,唇淡干裂,溲赤、少,大便结,舌尖红,苔少,脉弦数。理化检查:尿常规示蛋白(),红细胞(),血胆固醇400mg  dl,BUN39mmol L,中医辩证分析:患者“肾炎”3年,内伤脾肾,脾少健运,肾欠蒸化,此次又因营卫亏、嫀理不密,招致受寒,邪袭肺气不宣,而成“风水”之全身浮肿加重。营阴不足,阴虚阳亢,热伏湿蕴伤络而致头晕、唇淡干裂、夜寐不宁。溲赤短少、尿检大量红细胞、大便干结、舌尖红苔少、脉弦数的等。湿热困中,脾失升清,胃失和降,故出现精神疲软、呕吐不食。西医诊断:慢性肾功能不全(氮质血症期),慢性肾炎;中医诊断:水肿,证属营阴虚之表水证。治疗清热化湿,养阴滋肾。方药:自拟银翘石斛汤和猪苓汤加味,处方:

银华12g,连翘12g,石斛12g,生地黄12g,山茱萸12g,怀山药15g,丹皮10g,猪苓12g,泽泻10g,茯苓12g,阿胶15g,滑石12g,砂仁5g,陈皮5g。8剂。

二诊(1980年3月15日):患者尿量较前增多,但两天前停用中药,而见眩晕加重、伴恶心,不能站立,无耳鸣,纳少,神疲,夜寐梦多,大便通畅,日1次,诊见面目微肿,足背肿,舌尖红,少苔,脉滑数。认为眩晕加重为肾阴亏虚,水不涵,木之故。而其余诸证已有明显改善,故此次复诊,治疗在原基础方药上减砂仁、陈皮,增加补肾益气之药巴擀天12g、菟丝子12g、党参12g等,再服四剂。

三诊(1980年3月20日)诉尿量较前稍减少,腰酸有减轻,食欲转好,寐少梦多,大便通畅,质软,日一次。诊见面少华,下肢浮肿,按压凹陷不起,尿检蛋白(+++),舌淡苔少,脉细弱等。分析患者脾肾素亏,水肿病症应表现为慢性阴水证候。此次病发,原因营阴不足、瞅里不密,遇邪袭肺气不宣,而成“风水”,经清热化湿,养阴滋肾方药自拟银翘石斛汤,合猪苓汤加味治疗,全身浮肿、尤其颜面肿明显消退。而本次复诊主要见脾肾内伤,尤肾虚命门火衰之证,故治疗调整济生肾气汤加味以温肾通阳,健脾利水。处方:

熟地12g,丹皮10g,茯苓12g,泽泻10g,山茱萸10g,怀山药15g,丹皮10g,肉桂8g,附子8g,牛膝10g,薏仁12g,黄芪12g,木香5g,7剂。

四诊(1980年3月28日):可能新感湿热之邪,近日尿少,故肿势又显,且双足肿甚按之深陷不起,伴神疲,纳少,便溏,舌淡胖大,苔白厚腻,脉濡等。此为脾阳不正,气不化水以行决渎之令,使水湿潴留,泛滥上下表里。周师认为水肿外在证候,无不随其内在变化而进退,且内脏因素,又多相互牵涉,肾虚未有不累及于脾,故景岳曰:“凡水肿等证,乃脾、肺、肾三脏相干之病。其本再肾,其标在肺,其制在脾。”此次复诊以脾虚证为关键,治疗调整自拟芪苡合剂加味,以期温运脾阳,化湿利水。处方:

黄芪20g,苡仁 30g,桑皮10g,泽泻10g,茯苓12g,厚朴8g,木香5g,附片6g,益母草10g,木通8g,车前仁10g,7剂。

五诊(1980年4月8日):全身浮肿明显消退,唯两足背仍轻度浮肿,尿量正常,无头晕及呕吐,食纳较前旺,寐安,神佳,大便正常,舌淡红,苔白,脉濡,尿常规示尿蛋白(++),红细胞(—),脓细胞(—),颗粒管型(—)。患者水肿明显消退,为尿蛋白持续(++),此为水肿病稳定期,所表现的脾虚不摄之候,治疗原方药基础上加菟丝子12g,枸杞12g,自拟温运脾阳,化湿利水,兼顾肾气,以期控制蛋白尿。

:慢性声功能不全及肾功能失代偿,因少尿或无尿而出现水肿症状,同时伴发其他多系统病里改变。因周师认为水肿肿势的增减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进退与预后,其临证也是以阴阳为纲,辨表里、寒热、虚实之六变。患者初诊缘于营阴不足、瞅里不密,邪袭肺气不宣,辨为正虚之表水,阳水证,经清热化湿,养阴滋肾方药自拟银翘石斛汤加猪苓汤加味治疗全身浮肿,尤其颜面肿明显消退。而患者“肾病日久”,脾肾内伤,由肾虚命门火衰之证,故三诊治疗调整济生肾气汤加味以温肾通阳,健脾利水。四诊则以脾虚为关键,治以芪苡合剂加味温运脾阳,化湿利水。这也符合周师对水肿病辨证一贯思路,即水肿阴阳急慢分型,非固定不变,而是随着邪正斗争,阴阳可随机转化,表里寒热虚实证候不免错综出现。所以迁延病例辨证,绝非一次断定而守方不变,必须随证变方。水肿外在证候,无不随其内变化而进退,且内脏因素,又多相互牵涉,肾虚未有不累及于脾,故景岳曰:“凡水肿等证,乃脾、肺、肾三脏相干之病。其本再肾,其标在肺,其制在脾。故在治疗上阴水重温肾健脾,阳水比佐清宣之剂。

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09-2017®版权所有   赣ICP备14006013号-1   卫生厅审核编号:赣卫网审〔2014〕

Baidu
map